浅说太极拳身法-曹尔晔 身法八要( 三 )


尽量保持“胸松氛氛 , 腹沉甸甸” , 对练好太极拳也是很重要的 。
腹:太极拳理论中有“腹松、气敛入骨”、“宽胸实腹”或“空胸实腹”的
提法 , 使人颇难理解 。 到底是“松腹” , 还是“实腹”?其实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 
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 只有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腹肌紧张 , 也就是说做到“
松腹” , 才能保持呼吸深长匀静 , 加大腹式呼吸或横膈膜运动 , 使腹内压变化加
大 , 从而使腹内脏器得到“按摩” , 改善其血液循环 , 促进营养的吸收和新陈代
谢 。 这样渐渐就像有“气”充实于腹内 , 也就是所谓“实腹” , 气沉小腹 , 由此
可见 , 能“松腹” , 才能达到“实腹” , 而且“实腹”绝不是使腹肌故意紧张 , 
而是指“腹内松净气腾然”之气充于腹的感觉 。 因此 , 初练拳的人要从松腹练起 , 
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有“实腹”的感觉出现 , 绝不要急于追求“实腹” 。 如果故
意努气 , 反而会破坏“实腹”境界的出现 。 为了做到松腹 , 除了保持平静心情之
外 , 还要注意练拳的姿势 。 比如 , 揽雀尾按式前的上体后坐 , 若忽略了含胸拔背、
溜臀(裹臀或敛臀)、吸胯(屈胯) , 而形成后仰状态 , 呼吸变得短促表浅 , 腹壁紧
张 , 那就根本谈不上“松腹”了 。 练太极拳时 , 腹部左右拧转 , 对腹内斜肌、腹
外斜肌皆可起到锻炼怍用 。 太极拳中的左右蹬脚等对腹直肌锻炼能起到很好的作
用 。 深长呼吸时 , 腹部一张一弛 , 也可以锻炼腹肌 。 在推手练习时 , 发力动作对
腹肌的加强很有效 。
腰:在太极拳理论中 , 有“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论述 , 显示了腰部的重要性 。 “
刻刻留心在腰问” , “腰为车轴” , “练拳不练腰 , 终生艺难高” , “活腰” , “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 “有不得机得势处 , 其病必由腰腿求之” , “腰
似螺丝 , 腿似钻”等论述 , 这些都说明腰在太极拳运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如
何才能使运动中腰部姿势正确 , 无疑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问题之一 。 如果做好松、
垂、直三个字 , 腰部姿势大体就可以了 。 在太极拳理论中 , 对腰部姿势的说法不
一 , 有弓腰、直腰、填腰、坐腰、塌腰等 。 其实 , 这些不同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基
本上是一致的 。 从字面上看 , 这些词似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 如果按医学观点加以
分析 , 就可看到实质上它们对腰部姿势的要求都是为了达到减少腰椎向前弯的曲
度 。 譬如 , 直腰和弓腰 , 表面上看这是两种相反的提法 , 但两者的做法和要求都
是尽可能消除腰弯的前曲度 。 从医学观点看 , 直腰比较合理 , 弓腰易被误解成鞠
躬状的弯腰 。 但是 , 练拳中做好直腰 , 也确实有腰部微微后弓的感觉 。 这仅仅是
腰弯展直的一种错觉 , 倘若我们正确利用这种“弓腰感觉” , 就能达到腰部外形

推荐阅读